向自動化要效益 練內功開拓國內市場——江門華聯工業有限公司化危為機拓新局
- 分類:公司新聞
- 作者:
- 來源:
- 發布時間:2021-09-16 13:45
- 訪問量:
【概要描述】習近平總書記在上月召開的企業家座談會上指出,市場主體是我國經濟活動的主要參與者、就業機會的主要提供者、技術進步的主要推動者,在國家發展中發揮著十分重要的作用。 非公經濟是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推動我市經濟社會發展的重要力量。截至6月底,我市實有市場主體55.47萬戶,同比增長9.44%。其中,5月和6月新登記市場主體增速均排名全省前列。能在疫情影響下取得這樣的成績實屬不易,也與我市廣大非公經濟市場主體積極應對、危中尋機有著密切關系。 從今天開始,江門日報與市委統戰部、市工商聯攜手,在《危中尋機 暖企見效》欄目下開設《非公經濟“疫”然前行》子欄目,記錄部門行動,傾聽企業心聲,聚焦我市非公經濟市場主體在應對疫情影響、創新思路謀求發展方面的好經驗、好做法。敬請垂注。 走進位于高新區(江海區)的江門華聯工業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江門華聯”),伴隨著機械的陣陣聲響,生產車間內工人們有條不紊地生產,呈現出一派熱火朝天的景象。 江門華聯是一家專業生產精密化油器、節氣門閥體的民營企業,產品廣泛應用于汽車、摩托車及非道路機械燃油供應系統。在我市各級部門的關心幫扶和企業自身努力下,江門華聯成功克服了一季度因疫情沖擊造成的人手不足、因上下游企業開工不正常造成的供貨困難等問題,從二季度開始步入“正軌”。企業為克服疫情影響所作的努力,如添置半自動化、自動化生產設備,升級產品開拓國內市場等,持續發揮強大功效,為發展注入新動力。 應對 行政人員進車間 及時添置新設備 自2010年落戶江門以來,江門華聯實現了較快發展,目前旗下還擁有一家智動科技子公司。去年,生產銷售各類化油器產品共計650萬臺,在手持式發動機膜片式化油器全球行業排名中位居三甲。 突然而來的新冠肺炎疫情,打亂了這家國家高新技術企業的發展步伐。“疫情來得非常突然,影響也很大。”江門華聯董事長陳獻祥坦承,作為一家生產關鍵零部件且最終成品有八成銷往海外的企業,江門華聯與上下游企業關系緊密,受到疫情沖擊比較大。 在穩定了訂單后,最突出的困難表現在人員不足以及上游企業供貨不足等方面。“我們是江門最早復工復產的工業企業之一,但是在訂單基本穩定甚至略有增長的情況下,復工之初的返崗率只有三分之一。”陳獻祥說。 為了搬掉影響企業復產的“大山”,江門華聯一方面與供貨商積極溝通,攜手解決問題;另一方面,在做足做好防疫及安全生產工作的前提下,發動行政人員進車間,攜手渡難關。更重要的是,陳獻祥當機立斷,及時添置半自動化、自動化生產設備,緩解了人員不足問題。 這一原本只是為了應對危機的舉措,讓陳獻祥更深地意識到生產自動化和技改的重要性。“雖然隨著返崗通道順暢,生產人員緊張問題已大大緩解,但我們仍然決定加大自動化改造的投入力度。”陳獻祥表示,下半年企業計劃投入500萬元—1000萬元繼續采購自動化生產設備。“雖然短期成本提升了,但效益將是長遠的,預計完成自動化改造后,人力資源成本可以降低20%,產能將提升30%—40%。”陳獻祥說。 扶持 部門暖企助企 減輕企業負擔 提到復工復產,陳獻祥表示,除了企業自身努力,從國家到地方出臺的一系列援企減負政策發揮了重要作用,市、區兩級統戰、人社、科技、稅務、工商聯等部門則以實際行動,推動了政策落地見效,有力推動了企業恢復增長。“僅社保費減免一項,今年就可為企業降低成本約100萬元,在員工返崗等許多方面,政府給予了我們大力支持,為我們減輕了負擔。”陳獻祥說。 為了解決企業實際困難,幫助企業用足用好惠企政策,我市有關部門單位多次開展上門暖企、政策宣講活動,組織企業家到其他企業考察學習。這些舉措,陳獻祥看在眼里,暖在心間,“我們感受到政府部門的誠意,更加堅定了我們發展的信心”。 企業落戶江門10年,陳獻祥對我市政務服務的改善和營商環境的優化看得清清楚楚,對江門的發展充滿信心。“我們看到,政府對高新技術企業越來越重視,出臺了很多扶持政策。”陳獻祥表示,希望今后政府和金融業能進一步加大對行業發展有重要作用的關鍵零部件生產企業和成長型企業的扶持。同時,在繼續大力開展政策宣講活動的同時,優化與企業的對接,幫助企業更快、更透徹掌握各項惠企政策。 突圍 加大研發力度 開拓國內市場 習近平總書記強調,要逐步形成以國內大循環為主體、國內國際雙循環相互促進的新發展格局。對此,陳獻祥深有體會。他認為,我國已成為全球第二大經濟體,國內市場巨大,在新冠肺炎疫情阻隔跨境經貿往來和國際上保護主義思潮上升的背景下,積極開拓國內市場將是企業未來的重要增長點和實現突圍的重要途徑。 陳獻祥告訴記者,以摩托車等產業為例,隨著產業不斷轉型升級,排放標準也越來越高,電噴系統市場前景廣闊,這也為企業開拓國內市場提供了很好的抓手。江門華聯有一支實力雄厚的研發隊伍,研發點分布在美國田納西州以及福建和深圳、江門等地。“我們已及時調整戰略目標,加大研發力度,計劃研制一款新型的摩托車電噴ECU產品,并通過對原有產品的改造升級以適應國內的消費市場。”陳獻祥說。 與此同時,江門華聯還在積極開拓互聯網服務市場,研發以滿足未來數據采集、智能分析、智能診斷、智能服務及維修需要的智能車聯網數據服務平臺。“我們要緊跟市場發展趨勢,及時調整產品,并在技術上保持優勢。”談及企業未來發展,陳獻祥充滿信心。
向自動化要效益 練內功開拓國內市場——江門華聯工業有限公司化危為機拓新局
【概要描述】習近平總書記在上月召開的企業家座談會上指出,市場主體是我國經濟活動的主要參與者、就業機會的主要提供者、技術進步的主要推動者,在國家發展中發揮著十分重要的作用。
非公經濟是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推動我市經濟社會發展的重要力量。截至6月底,我市實有市場主體55.47萬戶,同比增長9.44%。其中,5月和6月新登記市場主體增速均排名全省前列。能在疫情影響下取得這樣的成績實屬不易,也與我市廣大非公經濟市場主體積極應對、危中尋機有著密切關系。
從今天開始,江門日報與市委統戰部、市工商聯攜手,在《危中尋機 暖企見效》欄目下開設《非公經濟“疫”然前行》子欄目,記錄部門行動,傾聽企業心聲,聚焦我市非公經濟市場主體在應對疫情影響、創新思路謀求發展方面的好經驗、好做法。敬請垂注。
走進位于高新區(江海區)的江門華聯工業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江門華聯”),伴隨著機械的陣陣聲響,生產車間內工人們有條不紊地生產,呈現出一派熱火朝天的景象。
江門華聯是一家專業生產精密化油器、節氣門閥體的民營企業,產品廣泛應用于汽車、摩托車及非道路機械燃油供應系統。在我市各級部門的關心幫扶和企業自身努力下,江門華聯成功克服了一季度因疫情沖擊造成的人手不足、因上下游企業開工不正常造成的供貨困難等問題,從二季度開始步入“正軌”。企業為克服疫情影響所作的努力,如添置半自動化、自動化生產設備,升級產品開拓國內市場等,持續發揮強大功效,為發展注入新動力。
應對
行政人員進車間 及時添置新設備
自2010年落戶江門以來,江門華聯實現了較快發展,目前旗下還擁有一家智動科技子公司。去年,生產銷售各類化油器產品共計650萬臺,在手持式發動機膜片式化油器全球行業排名中位居三甲。
突然而來的新冠肺炎疫情,打亂了這家國家高新技術企業的發展步伐。“疫情來得非常突然,影響也很大。”江門華聯董事長陳獻祥坦承,作為一家生產關鍵零部件且最終成品有八成銷往海外的企業,江門華聯與上下游企業關系緊密,受到疫情沖擊比較大。
在穩定了訂單后,最突出的困難表現在人員不足以及上游企業供貨不足等方面。“我們是江門最早復工復產的工業企業之一,但是在訂單基本穩定甚至略有增長的情況下,復工之初的返崗率只有三分之一。”陳獻祥說。
為了搬掉影響企業復產的“大山”,江門華聯一方面與供貨商積極溝通,攜手解決問題;另一方面,在做足做好防疫及安全生產工作的前提下,發動行政人員進車間,攜手渡難關。更重要的是,陳獻祥當機立斷,及時添置半自動化、自動化生產設備,緩解了人員不足問題。
這一原本只是為了應對危機的舉措,讓陳獻祥更深地意識到生產自動化和技改的重要性。“雖然隨著返崗通道順暢,生產人員緊張問題已大大緩解,但我們仍然決定加大自動化改造的投入力度。”陳獻祥表示,下半年企業計劃投入500萬元—1000萬元繼續采購自動化生產設備。“雖然短期成本提升了,但效益將是長遠的,預計完成自動化改造后,人力資源成本可以降低20%,產能將提升30%—40%。”陳獻祥說。
扶持
部門暖企助企 減輕企業負擔
提到復工復產,陳獻祥表示,除了企業自身努力,從國家到地方出臺的一系列援企減負政策發揮了重要作用,市、區兩級統戰、人社、科技、稅務、工商聯等部門則以實際行動,推動了政策落地見效,有力推動了企業恢復增長。“僅社保費減免一項,今年就可為企業降低成本約100萬元,在員工返崗等許多方面,政府給予了我們大力支持,為我們減輕了負擔。”陳獻祥說。
為了解決企業實際困難,幫助企業用足用好惠企政策,我市有關部門單位多次開展上門暖企、政策宣講活動,組織企業家到其他企業考察學習。這些舉措,陳獻祥看在眼里,暖在心間,“我們感受到政府部門的誠意,更加堅定了我們發展的信心”。
企業落戶江門10年,陳獻祥對我市政務服務的改善和營商環境的優化看得清清楚楚,對江門的發展充滿信心。“我們看到,政府對高新技術企業越來越重視,出臺了很多扶持政策。”陳獻祥表示,希望今后政府和金融業能進一步加大對行業發展有重要作用的關鍵零部件生產企業和成長型企業的扶持。同時,在繼續大力開展政策宣講活動的同時,優化與企業的對接,幫助企業更快、更透徹掌握各項惠企政策。
突圍
加大研發力度 開拓國內市場
習近平總書記強調,要逐步形成以國內大循環為主體、國內國際雙循環相互促進的新發展格局。對此,陳獻祥深有體會。他認為,我國已成為全球第二大經濟體,國內市場巨大,在新冠肺炎疫情阻隔跨境經貿往來和國際上保護主義思潮上升的背景下,積極開拓國內市場將是企業未來的重要增長點和實現突圍的重要途徑。
陳獻祥告訴記者,以摩托車等產業為例,隨著產業不斷轉型升級,排放標準也越來越高,電噴系統市場前景廣闊,這也為企業開拓國內市場提供了很好的抓手。江門華聯有一支實力雄厚的研發隊伍,研發點分布在美國田納西州以及福建和深圳、江門等地。“我們已及時調整戰略目標,加大研發力度,計劃研制一款新型的摩托車電噴ECU產品,并通過對原有產品的改造升級以適應國內的消費市場。”陳獻祥說。
與此同時,江門華聯還在積極開拓互聯網服務市場,研發以滿足未來數據采集、智能分析、智能診斷、智能服務及維修需要的智能車聯網數據服務平臺。“我們要緊跟市場發展趨勢,及時調整產品,并在技術上保持優勢。”談及企業未來發展,陳獻祥充滿信心。
- 分類:公司新聞
- 作者:
- 來源:
- 發布時間:2021-09-16 13:45
- 訪問量:
習近平總書記在上月召開的企業家座談會上指出,市場主體是我國經濟活動的主要參與者、就業機會的主要提供者、技術進步的主要推動者,在國家發展中發揮著十分重要的作用。
非公經濟是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推動我市經濟社會發展的重要力量。截至6月底,我市實有市場主體55.47萬戶,同比增長9.44%。其中,5月和6月新登記市場主體增速均排名全省前列。能在疫情影響下取得這樣的成績實屬不易,也與我市廣大非公經濟市場主體積極應對、危中尋機有著密切關系。
從今天開始,江門日報與市委統戰部、市工商聯攜手,在《危中尋機 暖企見效》欄目下開設《非公經濟“疫”然前行》子欄目,記錄部門行動,傾聽企業心聲,聚焦我市非公經濟市場主體在應對疫情影響、創新思路謀求發展方面的好經驗、好做法。敬請垂注。
走進位于高新區(江海區)的江門華聯工業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江門華聯”),伴隨著機械的陣陣聲響,生產車間內工人們有條不紊地生產,呈現出一派熱火朝天的景象。
江門華聯是一家專業生產精密化油器、節氣門閥體的民營企業,產品廣泛應用于汽車、摩托車及非道路機械燃油供應系統。在我市各級部門的關心幫扶和企業自身努力下,江門華聯成功克服了一季度因疫情沖擊造成的人手不足、因上下游企業開工不正常造成的供貨困難等問題,從二季度開始步入“正軌”。企業為克服疫情影響所作的努力,如添置半自動化、自動化生產設備,升級產品開拓國內市場等,持續發揮強大功效,為發展注入新動力。
應對
行政人員進車間 及時添置新設備
自2010年落戶江門以來,江門華聯實現了較快發展,目前旗下還擁有一家智動科技子公司。去年,生產銷售各類化油器產品共計650萬臺,在手持式發動機膜片式化油器全球行業排名中位居三甲。
突然而來的新冠肺炎疫情,打亂了這家國家高新技術企業的發展步伐。“疫情來得非常突然,影響也很大。”江門華聯董事長陳獻祥坦承,作為一家生產關鍵零部件且最終成品有八成銷往海外的企業,江門華聯與上下游企業關系緊密,受到疫情沖擊比較大。
在穩定了訂單后,最突出的困難表現在人員不足以及上游企業供貨不足等方面。“我們是江門最早復工復產的工業企業之一,但是在訂單基本穩定甚至略有增長的情況下,復工之初的返崗率只有三分之一。”陳獻祥說。
為了搬掉影響企業復產的“大山”,江門華聯一方面與供貨商積極溝通,攜手解決問題;另一方面,在做足做好防疫及安全生產工作的前提下,發動行政人員進車間,攜手渡難關。更重要的是,陳獻祥當機立斷,及時添置半自動化、自動化生產設備,緩解了人員不足問題。
這一原本只是為了應對危機的舉措,讓陳獻祥更深地意識到生產自動化和技改的重要性。“雖然隨著返崗通道順暢,生產人員緊張問題已大大緩解,但我們仍然決定加大自動化改造的投入力度。”陳獻祥表示,下半年企業計劃投入500萬元—1000萬元繼續采購自動化生產設備。“雖然短期成本提升了,但效益將是長遠的,預計完成自動化改造后,人力資源成本可以降低20%,產能將提升30%—40%。”陳獻祥說。
扶持
部門暖企助企 減輕企業負擔
提到復工復產,陳獻祥表示,除了企業自身努力,從國家到地方出臺的一系列援企減負政策發揮了重要作用,市、區兩級統戰、人社、科技、稅務、工商聯等部門則以實際行動,推動了政策落地見效,有力推動了企業恢復增長。“僅社保費減免一項,今年就可為企業降低成本約100萬元,在員工返崗等許多方面,政府給予了我們大力支持,為我們減輕了負擔。”陳獻祥說。
為了解決企業實際困難,幫助企業用足用好惠企政策,我市有關部門單位多次開展上門暖企、政策宣講活動,組織企業家到其他企業考察學習。這些舉措,陳獻祥看在眼里,暖在心間,“我們感受到政府部門的誠意,更加堅定了我們發展的信心”。
企業落戶江門10年,陳獻祥對我市政務服務的改善和營商環境的優化看得清清楚楚,對江門的發展充滿信心。“我們看到,政府對高新技術企業越來越重視,出臺了很多扶持政策。”陳獻祥表示,希望今后政府和金融業能進一步加大對行業發展有重要作用的關鍵零部件生產企業和成長型企業的扶持。同時,在繼續大力開展政策宣講活動的同時,優化與企業的對接,幫助企業更快、更透徹掌握各項惠企政策。
突圍
加大研發力度 開拓國內市場
習近平總書記強調,要逐步形成以國內大循環為主體、國內國際雙循環相互促進的新發展格局。對此,陳獻祥深有體會。他認為,我國已成為全球第二大經濟體,國內市場巨大,在新冠肺炎疫情阻隔跨境經貿往來和國際上保護主義思潮上升的背景下,積極開拓國內市場將是企業未來的重要增長點和實現突圍的重要途徑。
陳獻祥告訴記者,以摩托車等產業為例,隨著產業不斷轉型升級,排放標準也越來越高,電噴系統市場前景廣闊,這也為企業開拓國內市場提供了很好的抓手。江門華聯有一支實力雄厚的研發隊伍,研發點分布在美國田納西州以及福建和深圳、江門等地。“我們已及時調整戰略目標,加大研發力度,計劃研制一款新型的摩托車電噴ECU產品,并通過對原有產品的改造升級以適應國內的消費市場。”陳獻祥說。
與此同時,江門華聯還在積極開拓互聯網服務市場,研發以滿足未來數據采集、智能分析、智能診斷、智能服務及維修需要的智能車聯網數據服務平臺。“我們要緊跟市場發展趨勢,及時調整產品,并在技術上保持優勢。”談及企業未來發展,陳獻祥充滿信心。